大庆油田古龙页岩油勘探获重大突破 新增12.68亿吨预测储量再造“新大庆”
——中国陆相页岩油开发领跑全球,老油田焕发绿色新生
2025年10月,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在松辽盆地北部古龙地区接连传来捷报:古龙页岩油在国家级示范区内,覆盖面积2778平方公里,位于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境内。
8月宣布新增页岩油预测地质储量12.68亿吨后,9月下旬又确认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.58亿吨。这一系列突破标志着我国在陆相页岩油开发领域实现里程碑式跨越,相当于在地下再造一个“大庆油田”,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注入强劲动能。
一、攻坚“磨刀石”:科技突破撬动万亿级资源
古龙页岩油藏于厚度仅0.5米的致密岩层中,孔隙直径不足头发丝的千分之一,开采难度堪比“从石头缝里挤油”。面对这一世界级挑战,大庆油田创新构建“甜点体识别+立体开发”技术体系,形成三大核心利器:
1、三维地震“CT扫描”:精准识别地下0.5米级薄储层,误差控制在1米以内;
2、旋转导向钻井“穿针术”:在复杂地层中实现2000米水平段精准穿行,钻井周期从113天缩短至9.98天;
3、多级压裂“高速公路”:在岩层中开辟出300米长的裂缝网络,单井产量较传统技术提升3倍以上。
这套自主技术体系打破国外垄断,使我国成为全球首个实现陆相页岩油规模开发的国家。截至目前,古龙示范区已形成10项技术标准、15项开发规范,其“水平井体积压裂+工厂化作业”模式正加速向鄂尔多斯、准噶尔等盆地推广。
二、经济战略双丰收:5000亿价值支撑2500万吨产能
新增储量不仅带来显著经济效益,更重塑了国家能源格局。按当前国际油价计算,12.68亿吨预测储量价值超5000亿元,可支撑2500万吨/年产能建设。而累计探明的15.5亿吨储量,相当于再造一个年产5000万吨的超级油田。
作为“共和国长子”,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25亿吨,占全国陆上总产量36%。古龙页岩油的突破,使这座开发66年的老油田重获新生:2022年示范区产油近10万吨,2024年突破40万吨,实现连续三年产量翻番。更关键的是,其开发模式为全国页岩油产业提供了“可复制、可推广”的样板。
三、绿色革命:碳驱油与光伏发电引领转型
在黑色黄金涌动的同时,一场绿色变革正在古龙示范区上演:
1、清洁生产:钻井液循环利用率达100%,压裂返排液处理后复用率超90%,油泥含油率降至0.3%以下;
2、丛式井场:较传统模式节约用地60%,实现采油树与农田和谐共生;
3、碳驱油技术:将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地层,既提高采收率10%以上,又实现万吨级碳封存,吨油碳排放强度下降25%;
4、零碳目标:建成30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,年发电量4000万千瓦时,配合风电、光热项目,加速向“零碳油田”迈进。
四、助力国家能源安全
1、此次新增探明储量将为2025年百万吨级国家级示范区建成提供核心资源保障。今年,中国石油页岩油预计年产量将突破680万吨。
2、业内专家估算,按照当前国际油价水平,该油田的潜在经济价值可达数千亿元人民币。如此规模的储量,足以支撑建设多座年产能百万吨级的页岩油开发基地。
3、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,中国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程度长期处于高位。此次发现的1.58亿吨页岩油资源,将显著提升我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,为国家能源安全构建起坚实的保障屏障。
4、随着勘探开发工作的持续推进,大庆古龙页岩油正成为我国石油资源战略接替的新阵地,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注入强劲动力。




